明清两代淮安府所属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

明清两代淮安府所属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

明清两代淮安府所属州、县衙门的格局与体制

2014/12/8 17:06:58 作者:高建平 阅读:7504 评论:0条

明清两代的淮安府均驻山阳郡城。乾隆《淮安府志.卷之二.建置沿革》讲到:“元为淮安路,属淮东道宣慰司。《元史》称,至元十三年(1276),行淮东安抚司,领山阳、盐城、淮安、淮阴、新城、清河、桃源七县。二十年(1283),升淮安路,并淮安、新城、淮阴三县入山阳县,以清河军降为县。宋安东州治涟水为元省县,以州属淮安路。明为淮安府,属江南承宣政使司,《明史》淮安路,太祖庚午(1370)改为府,领州二县九;海州领县一,赣榆;邳州领县二,宿迁、睢宁;皆隶属于淮安府。连本属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沭阳,共九县。国朝,淮安府属江南江苏布政使司。《江南通志》:淮安府,因旧制辖二州九县。雍正二年(1724),升海州、邳州直隶,以赣榆、沭阳属海州辖。宿迁、睢宁属邳州辖。十一年,又以邳州、及宿迁、睢宁改属徐州府。乾隆十年,析山阳、盐城、阜宁、清河、安东、桃源,共辖六县。”

可见明代淮安府辖九县二州。即辖山阳县、盐城县、清河县、桃源县、安东县、沭阳县、海州、邳州、赣榆县、宿迁县、睢宁县。清代由于当时的行政区域有所变化,所以淮安府只辖有六个县,即山阳、清河、盐城、阜宁、安东、桃源。

明人武英在《重建余杭琴堂记》中说:“国家开设县,必首建厅堂,为听政之所。”明天启《淮安府志.卷之三海州治》讲:“始为州,在西海城内李檀宅,元改为州治。即创有此州堂,是乃行政临民之所。”这里所说的“厅堂”,指的是县治或州治中的“大堂”。大堂为“听政之所”或“行政临民之所”,但作为一个治所,除大堂之外,还有“后堂”“花厅”、 “签押房”、“幕厅”、“六房”、“三班”、“监狱”以及大门、仪门、宅门等,这些建置,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县衙门或州衙门。

天启《淮安府志.山阳公署》记载:“在督府谯楼西。大门原东向,与淮安卫卫镇抚署(即今天的淮安市楚州区电信局现址)相对。明洪武六年(1373)改大门南向,建板桥跨文渠以达厅事。中为正厅、东为幕厅,西为架阁库、前为甬道,上为戒石亭,左、右为六房;又前为仪房,门西为狱,外为谯楼,楼东为急递铺。大门谯楼匾曰:大邦首邑;东坊曰:淮海首邑;西坊曰:南北要津。官吏房舍环列厅后及两旁。西路曰捕衙,亦有大门、二门、大堂、二堂、上房几进。东路曰福神祠、马号、屏墙,粮衙大门、二门、大堂、三堂几进”。这就是明代的淮安山阳县衙门建置。在明清两代,淮安府属州、县衙的建置格局有所变化,但基本一致,且全国各州、县衙门在格局与体制上,大体都相同。

明清两代的淮安府山阳县署因是淮安府首县,官员品衔配备也比较高,为正六品官,而且在明清两代管辖周边四个县,为当时的“县管县”体制范畴。

清代有句民谚:“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八字开的衙门,指的是衙门的“大门”。这重大门在衙门的最前面,所以又叫“头门”或“正门”。大门上悬挂一匾,上写 “某某县”、“ 某县”、 “某州”或“某某州”。这块匾额,是一块“竖匾”,“表示以下临上的意思”。这种规格,我们现在去北京,从北京的现存皇家建筑中还可以看到,只是地方上衙门的那块匾额,只有汉字,不是“满汉合璧”。明清两代淮安府所属各县、州衙门的大门对面,都有一附属建筑,所谓“影壁”,也叫“照壁”,至今淮安楚州淮城仍然有一个照壁巷,可能是跟淮安府城隍庙的大照壁有关吧!。陶希圣在《清代州县衙门刑事审判制度及程序》中说到,头门的对面是照壁或照墙。照壁的壁画似乎以“指日高升图”为常见。陈田锡《迟庄回忆录》记载,湖南沅州府麻阳县衙的照壁上画的是“四足兽类”,其名谐音曰贪,寓意皆贪。可见,淮安府所属各州、县大门照壁上的壁画内容不尽相同。“大门”的两侧,有所谓“榜壁”、“榜廊”或“榜房”的建置,是衙门张贴“榜文”或“告示”的地方。当年淮安府属各州、县衙发布政令,也张贴于此。民间打官司,官府的“批词”或听审日期的告示,也发布于此。

自明代以来,淮安府属各州、县衙门,一般都在“大门”之上建有“谯楼”。 “谯楼”。就是钟鼓楼,其功能是司晨昏和报时辰。一座治城的“暮鼓晨钟”,就是在谯楼上响起的。明代以后,谯楼与大门一般合为一体,上楼下门。

天启《淮安府志.卷之三.安东县治》讲到:“即旧涟水州,在安东县城大城坊化龙桥西,洪武元年(1368)开设,仍为州,三年改县。四年知县束挚重建县署。经今二百年,县志废逸无考。正堂三间、戒石亭一座,耳房二间,仪门三间,典史厅三间,六房东西各三间,架阁库三间,监房六间。谯楼大门一座,天启二年知县刘君聘拆毁,增盖大门三间。知县宅在正堂后,县丞宅一所在知县宅东,主簿宅、典史宅在县丞宅东南,吏舍二十五间,申明亭、旌善亭共九处。”

明代淮安府管辖的还有盐城县、清河县、桃园县、沭阳县、海州治(即现在连云港)、赣榆县、邳州治、睢宁县也均为谯楼大门。后来重建大门,也没有恢复原来的建置,而是在大门内“添建画楼,匾曰丽谯。”这从现存的淮安方志中也可以看的到。

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衙门中的第二重门,是为“二门”,正式的称谓叫“仪门”。即所谓“有仪而可象谓之仪”。明清两朝都规定,官员上任要举行上任仪式。这个仪式,就是从仪门开始的。官员在上任的一大早,先要祭城隍庙。淮安山阳县因是府县同城,山阳县令必须出城到河北小市口县城隍庙去祭拜。随执事返回来到仪门,就要在门前下轿或下马,换穿朝服。上任仪式由一系列繁琐的祭拜活动构成。首先就是祭仪门,再是祭土地神;尔后是进仪门,过甬道,在县衙月台上举行“望阙谢恩礼”,接着是进大堂,行拜印礼等。而先祭仪门,实际上祭祀整座衙门,这说明“仪门”是衙门的象征。

在明代以前,衙门的首要之门是“仪门”,后来由于扩建,大抵在谯楼所在的地方,建为“大门”,这样就形成了大门与谯楼合一的格局,原来作为头门的“仪门”,也就成了大门之内的第二重门。

仪门之内,有一条通向大堂的甬道。在甬道中间,设有一亭,也有为牌坊式的。因亭中置“戒石碑”而称“戒石亭”。戒石碑上刻有戒石铭。有铭曰“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太宗摘孟昶《谕守令铭》颁布天下,后世因之,郡、府、州、县皆同。

甬道的东西两旁,就是书吏办公的六房所在。方志中多称“吏廊”或“廊庑”。六房建筑是有穿廊的廊屋,在大堂前作东西相向排列。这样,由仪门、大堂和东西吏廊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时称“外衙”或“外署”。在这个区域,“大堂”是主体建筑,又叫“正堂”或“正厅”。大堂的东西两旁,建有两所规制略小的独立建筑,用为首领官的办公场所和贮藏图籍文书等的库房,多为“东幕西库”的格局。“幕”是“幕厅”,是首领官的办公之所。明清两代,淮安府属各州、县首领官具体官名叫“吏目”、和“典史”。明代承元朝的称谓,仍称吏目、典史为“幕官”、“幕职”或“幕属”,所以称其办公之所为“幕厅”。清代沿命大的说法,仍称幕厅,但吏目、典史不再称幕官或幕职,而称之为捕衙。所谓“库”,一般是架阁库,即藏户口、土地册籍和文书档案之所。我们今天用的“仓库”一词,在明清时代是有分别的,“仓”是指储粮之所,库则是指储放册籍、银钱、仪仗、军器、什物之所。库因贮存的东西不同而有分类,有架阁库、仪仗库、银库、军器库等。

在外衙,虽然以“大堂”为主体,但六房所在的“吏廊”,是日常办理公事的地方。用今天的话说,,“六房”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明清两代,政务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类,所以职能部门的设置,也相应地分为“六部”和“六房”。地方衙门的书吏办公机构,统称“六房”,也有称房为“科”的。六房在吏廊的具体安排,一般是东面吏、礼、户三房,西面兵、刑、工三房。这种排列的次序与格局,与京师的“六部”格局相同。所有方志的记载,也无一例外。

明清两代淮安府所属州、县的“六房”是根据政务的繁简情况而分工的。,它们的政务的繁简情况也不尽相同。天启《淮安府志.卷之三.清河县治》讲到:“宋咸淳中(1269),建于大清口。元泰定元年(1324),因河决,县尹耶律不花请迁于甘罗城。天历元年(1328),达鲁花赤哈麻以地僻水恶,居民稀少,迁于今治。至正间兵毁。明洪武三年(1370),知县孔克勋即旧基重建。正统元年知县李信奎增大之。弘治年,知县朱海重建。正堂三间、正堂外加抱厦三间、典史厅三间左右、右库一间、戒石亭一座、六房东西各十间、承发司二间、架阁库三间、马政科二间、盐库一间、二门三间、土地祠三间、养马厩六间;谯楼大门一座、书房二间、寝室五间、后堂三间、吏舍二十五间。”还有“三班”,即皂隶、快手、民壮,是在衙门内承命奔走的差役。在“三班”之外,还有“捕役”,也属于衙役。“三班”伺应差使,在衙门内也有一定之所,一般在仪门附近的地方。如天启《淮安府志.卷之三.盐城县治》说:“三班宿房三间在仪门外东、快手班房在大门外东”这些衙役也有组织,数人一组,负责的人称为“差头”,差头之上还有“总差”。他们承担差务的命令,来自印官,但直接相关者是六房的书吏。官签发,吏承行,而差奔走,是当时衙门行政的基本关系。

需要特别提到一处文献资料中疏于记载的建置,即在甬道北端、大堂之前,一般都建有“月台”。这是新官上任时举行“望阙谢恩”礼的地方。如遇到日、月食,淮安府属各州、县衙门还要举行“救护日月”的仪式,也在月台上进行。月台之上一般没有建筑,所以又称“露台”。但也有建屋的,即所谓“抱厦”。有的屋顶建为“卷棚式”,所以又称之为“卷棚”。如淮安府属山阳县大堂、清河县大堂、宿迁县大堂、睢宁县大堂;当年这些“大堂”前面均建有“抱厦” 为“卷棚式”屋顶。见天启《淮安府志.卷之三.公署》条下。

月台或抱厦、卷棚,与大堂相连,是大堂的配套建筑。大堂是正厅,面阔三开间或五开间,是衙署内最为高大的建筑。这是州、县官升堂理事的所在,所以又称为“治堂”。大堂之内,最主要的当然是知州和知县升坐的地方。当年“大堂正中,有一座暖阁,高出平地尺许,暖阁之顶与地、均用木板铺盖,州、县官升坐大堂,即在暖阁之上。暖阁中间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这就是州官、县官的公座公案。”大堂之左,置有大鼓,州县官升坐大堂则鸣鼓。

大堂后面即“宅门”。大堂之内东侧有“门房”,这个宅门和门房,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因为它将衙署分为“外衙”和“内衙”两大区域。我从外衙进入内衙,必须经过“宅门”,外衙吏役,没有内衙的传唤,是不能随便进入宅门的。但在明代,通常所说的“宅门”,是指后堂之后的“知县衙”或“知州衙”的大门。知县衙或知州衙是知或知州的居寝之所,因此也称“知县宅”、“知州宅”。而在清代,所谓“宅门”主要是内衙与外衙之间分隔墙上的门,知县宅或知州宅的宅门,则相应称之为“内宅门”。到清代,那道分隔墙上的“转斗”,则为“门房”所取代。“宅门”为内、外衙门的必经之地,且严禁衙门内的人员随便出入,所以在清代州、县衙门一般都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把守宅门,这也就有了“门房”。把守宅门的人员,不是吏役,而是官员私人雇来的“长随”或叫“家人”、“家丁”。专门把守宅门的长随,也称之为“门上”或“门房”。 “门房”与“承发房”在职能上大体相同。不过承发房专管“六房”的案牍文书的传递,还负责接收从外面送来的公文,如上司衙门来的公文,和发向其他衙门的公文。从这点说,门房与承发房更重要。因此,“宅门”在清代被视为“官长耳目咽喉之所”。

“内衙”又分两个区域。一个是以二堂为主体的区域,这也是办公事的场所。在明代的淮安府属州、县衙门中,一般是前、后二堂的建置。虽说“后堂”为“退憩之所”,这是相对正堂的升堂理事而言的,但仍然是办公处,与后面的“知县衙”等有区别。比较而言,明代的衙署就是由前、后二堂以及附属建置构成的,而作为官员的居寝之所,如知县署、县丞衙署、主簿署等,则是相对独立的;而到了清代,由于县的佐贰官如县丞、主簿大多裁省,正官差不多只有“印官”一人;州的佐贰官配置稍微多一点,但也不全设。这样,本来在州县官的权力结构中,佐贰官不过仰官之鼻息而行事,但毕竟他们还专门负责如捕盗、钱粮、水利等事,裁而不设则权力完全掌与印官一人。这种因官员的裁省而发生的权力结构的变化,也体现到衙署的格局与体制中。在清代,内衙不仅仅是二堂为主体的区域,也包括知县宅。以“三堂”为中心的院落,是内衙的另一个区域。二者的界线就是上文提到的“内宅门”。

“三堂”实际上就是原来知县宅或知州宅的宅堂。明代已有“三堂”之说,是指“后堂”之后知县宅的宅堂。因此,“后堂”也就称之为“二堂”。在明清两代,以三堂为主体的区域,是官员及其家眷、亲属、长随等居住的生活区。所谓“三堂”,通称“上房”,原本指衙署中递级而进的最上面的房子,也就是官员家眷居住的地方。晚清权臣曾国藩在《劝诫州县四条》说道:“宅门之内,曰上房,曰官亲,曰幕友,曰家丁。”他所说的“上房”,就是指州县官员的家属。在旅居州县衙门的官员家庭中,官员本人的主要活动在内衙的前一个区域以及外衙,长居其内而最有地位的人物则是官员的太太,她实际上负责着这个家庭及其附属人员的生活与工作。所以“上房”一词,又用来特指官员的太太。在“三堂”为主体的区域,也有为官员家属另辟居住之所的情况。大致说来,大堂、二堂、三堂排列在衙署的中轴线上。

在内衙,“二堂”和配套的院落,是日常办理公事的区域。“二堂”内布置,与“大堂”一样,也是正中设一暖阁,上置分案公座。由于内、外的区分,尤其是官员升大堂理事需要最高的规格,吏役要排衙,往往兴师动众。“二堂”在宅门之内,官员要穿代便服,即可升堂事。所以,诸如户、婚、田、地之类的民间诉讼,因州县官“自理词讼”与命盗案相比属于寻常小事,一般就在“二堂”处理。而官员升坐“二堂”,其实并没有通常想象的那么频繁。只有遇到重大事件,如盗命案、钱粮征比和仪式性的祭祀、排衙等活动,州县官才升坐大堂。

从现存的明清淮安地方志来分析,明清淮安府所属州县衙门日常政务,主要是以二堂为主体的区域,包括它们的宅门的门房、二堂、幕友的书房,官长的签押房以及花厅等,是明清淮安府所属各州县衙门办理政务的核心区域。简单的说,在明清淮安府所辖的州、县衙门的政治核心在“内衙”。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现存的全国两座之一的,且体量最大的淮安府衙去走一走看一看,能够更确切的了解当时的衙门布局情况。

End全文结束

分享到:

淮安府城池建造沿革徐文绮王辛笛结良缘上海金融往事:“四行仓库”的“...吴承恩与知府葛木的师生情

已有0条评论

发布

还没有评论

最新评论刷新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评论加载中,请稍候...

已到最后一页

💎 相关推荐

国内好用的 DNS 列表
365体育黑钱吗

国内好用的 DNS 列表

📅 07-19 👁️ 9527
国产单反相机十大品牌排行榜
精彩365友券

国产单反相机十大品牌排行榜

📅 07-14 👁️ 2398
淘宝开店消费者保障金是多少钱?
精彩365友券

淘宝开店消费者保障金是多少钱?

📅 07-28 👁️ 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