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 导航,
搜索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通天草 | 中药图典
通天草
Tōnɡ Tiān Cǎo
别名
荸荠梗、地栗梗、荸荠苗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利尿;降逆。主热淋;小便不利;水肿;疔疮;呃逆
英文名
Waternut Herb
始载于
《饮片新参》
毒性
归经
脾经、肾经
药性
凉
药味
苦
通天草
(《饮片新参》)
【异名】荸荠梗(《饮片新参》),地栗梗、荸荠苗(《苏州本产药材》)。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地上茎。
【采集】7~8月间,将茎割下,晒干。
【药材】干燥的茎,呈压扁状,长60~90厘米,直径4~7毫米,顶端有穗状花序;上部淡黄色,不易拉断,下部淡绿色,则易拉断。全体皱缩,表面有纵纹,具光泽;节处稍隆起,质轻松软,中间空,折断面内有白色膜状间隔,用扩大镜观察之,呈蜂窝状。气微弱。以干燥、完整、带黄绿色、无泥土杂质者为佳。
主产江苏、上海、浙江等地。
【性味】①《饮片新参》:"苦,平。"
②《苏州本产药材》:"甘,寒。"
【功用主治】①《饮片新参》:"化湿热,利小便,通淋。"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利尿。治小便不利,呃逆。"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选方】治呃逆:通天草五钱,代赭石一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中药百科
按分类查药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祛风湿药
芳香化湿药
利水渗湿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止血药
活血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熄风药
开窍药
补益药
固涩药
外用药
按归经查药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心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按药性查药
温性中药列表
平性中药列表
寒性中药列表
凉性中药列表
热性中药列表
按药味查药
甘味中药列表
苦味中药列表
辛味中药列表
酸味中药列表
咸味中药列表
涩味中药列表
淡味中药列表
按名称查药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方剂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药电子书
《本草纲目》
《神农本草经》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相关
中医百科
中药图典
有毒中药列表
药品百科
归经
四气
五味
中成药百科
出自A+医学百科 “通天草”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9%80%9A%E5%A4%A9%E8%8D%89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通天草”的留言: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3个分类: 中医 | 中草药 | 中药材